解密K1体育:13万块球场成就现象级业余苏超
在大多数情况下,体育比赛的热度往往不及演唱会,但最近的情况却截然不同。您能想象球赛的抢票速度达到每秒8000万次吗?相比之下,著名歌手的演唱会抢票速度大约为每秒2000万次。从这个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超”联赛的门票销售数据实在令人震撼。
在上轮苏超比赛中,苏州主场迎战扬州,吸引了43617名球迷前来观战,再次刷新了观众人数纪录!原本被认为是业余性质的省级足球联赛“苏超”,如今正在创造中国足球的观赛奇迹,其上座率不仅大幅超过中甲,甚至远超中超。火爆的球市让多个城市纷纷将主场迁移至能够容纳4-7万人的当地体育中心,背后也展示了江苏13个设区市均拥有现代化大型体育场馆的实力。
江苏各设区市的城市和县区均设有体育场馆,形成了全国独特的规模。这一切都源于江苏多年来实施的“新四个一”工程。据统计,早在2017年,江苏所有县市区基本完成了“新四个一”工程,成为全国首家。这项工程包括一个标准的塑胶跑道田径场、一个约3000座的体育馆、一个游泳馆或标准室内游泳池,以及一个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
江苏的体育基础设施究竟有多雄厚?“新四个一”工程的实施使得诸多城市拥有多个大型场馆,如苏州体育中心、苏州奥体中心,以及南京的五台山体育中心和河西奥体中心。以五台山体育中心为例,这里有篮球馆、游泳馆、跳水馆和足球场等多种大型体育设施,曾承办过多个重大体育赛事,如全国城运会和青奥会等。特别是在苏超南京对阵无锡的比赛中,五台山体育场创下了15669人的观赛纪录,票务紧张使得南京队的主场迁至能够容纳近7万人的现代化南京奥体中心。
除了盛行的苏超联赛,江苏全省范围内,各类足球赛事同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近年来,江苏省新建了3000多个足球场,其中苏州作为重点城市,建设了5座符合国际A级赛事的足球场。昆山奥体中心就是采用国际标准建造的专业足球场,成为省内唯一满足国际足联比赛要求的一流专业足球场。
全省现有11632个足球场地(城市10132个,农村1500个),每万人拥有136块足球场地。今年前五个月,全省新增的球类场地达273片,其中包括27片足球场。南京作为另一个足球重点城市,近年新增校园足球场地近180个。这些丰富的体育设施助力江苏获得了“群众体育大省”的称号。“苏超”联赛所拥有的众多优质场地,只是江苏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方面成就的缩影。
截至2024年底,江苏将拥有3637万个体育场地,场地面积达到38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46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一。城市社区的“10分钟健身圈”和农村的“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均超过97%。大大小小的场馆遍布,为各类赛事的举办提供了保障。从国际赛事到基层的社区足球赛,这些场馆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统计,2024年江苏省共举办足球比赛30068场,包括9场国际赛事、180场职业赛事和1284场全国性赛事。参赛球队多达12452支,参赛人数超过20万人,这也体现了江苏在各级比赛承办能力方面的强大。
虽然“苏超”被定位为业余联赛,但其办赛标准和规格却毫不逊色,完全按照职业联赛的标准进行。江苏省足协副主席王小湾表示,裁判基本都是国家级水平,“苏超”火爆的背后,是江苏长期以来坚持体育惠民与均衡发展的结果。“我们不仅要建好场馆,更要用好场馆。”江苏省体育局的一位相关负责人提到,优秀的场馆基础是重点,而让其持续活跃的关键在于政策实施和运营模式的创新。
近年来,江苏积极推动公益惠民,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可达性。2024年,省体育局与省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提升全民健身服务质量的若干措施,推进公园绿地与体育场地的融合,全省建设了1400多个体育公园和超过5万公里的健身步道;政策实施后,全省新增球类场地405片,这些创新的场地形式使足球走入市民的生活圈。
南通的球迷张涛表示,过去踢球需要远行,如今小区公园就有场地,随时约球的便利让人兴奋。这些场地大多数都是免费或低价开放,真正将足球带入日常生活中。江苏省的体育设施建设投入与公共运动场馆低免开放政策,已持续十年纳入省政府年度民生事项;仅2025年,江苏省财政厅与省体育局就将启动187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130个大型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为广泛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了更多便利。
以五台山体育中心为例,该场馆全年开放,实施低免开放政策,确保公民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江苏的体育场馆还积极承接各类群众赛事、青少年训练和足球文化活动,确保场馆的高频使用率。而常州将于今年举行210场体育赛事,涵盖多种运动项目,这也体现了“苏超”现象的火爆实属江苏群众体育工作成效的最好印证。
当哨声响起,球迷们带着激情走向城市深处,消费与活力不断延续。如此蓬勃发展的体育氛围,正是[k1体育]在江苏的深耕细作下,取得的丰硕成果。
发表评论